藍天碧水,美麗興城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,興城上演了一場海濱小城的最美“蝶變”,古老的文化底蘊與現代文明交織,為民創建的理念與城市的發展同步,如今的興城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座宜居宜游、幸福文明之城。 合力攻堅 讓百姓享受更美的人居環境 平坦的路面,開闊的廣場,高聳的觀景樓,人們在這里愜意地跳舞、彈琴、唱歌……如今的寧遠廣場,充滿著古韻與文化氣息,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。 今年以來,興城市開展以“建美好家園、創文明城市、享健康生活”為主題的城鄉環境治理活動,以此作為提升城市品質、改善人居環境的創城重頭戲。 堅持“明確職責,協調聯動,合力攻堅,分類實施,整體推進”。興城市委、市政府提出,堅持一切工作從滿足群眾需求出發,造福于民,讓百姓享受到更加美好的人居環境。為此,興城市專門成立“城鄉環境綜合整治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,市委書記朱德義、市長白劍鋒任組長,16個相關部門局長和24個鄉、街道黨(工)委書記包干包片、專門督導,實現城鄉環境衛生治理全覆蓋、精細化、常態化。興城市住建局及各街道加強園林綠化和環境衛生治理工作,特別是對背街小巷、早晚市場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綜合治理,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,提升城市形象。 如今,在興城的主干道、商業廣場、旅游景區、公園綠地、背街小巷,無不洋溢著人們幸福的笑臉。接下來,興城市還將繼續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,改造老舊小區18個,惠及1300余戶居民。 文明促振興 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 文明城市創建,不僅讓興城人的生活發生了改變,也讓城市的全面發展發生了質變。近三年,新增城市道路6278米,累計改造老舊小區73個,惠及6603戶居民,改造危舊樓房211棟,總面積達49.38萬平方米。河東路大橋建成通車,高鐵興城西站即將通車......興城人用熱情、智慧與實干補齊短板,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。 城市的面貌日新月異,農村的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明顯提升,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覆蓋率達到84%,建設農村文化廣場376個,改造農村廁所8058個。近年來,興城市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緊密銜接,積極打造農村人居壞境整治項目村,其中有31個村獲得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,15個村獲得市本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,堿廠鄉獲評全國文明鄉鎮、曹莊鎮后湖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、徐大堡鎮方安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。 城鄉環境品質和文明程度的提升,擦亮了興城市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。聚焦“旅游立市”發展戰略,興城市將創城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深度融合,組織開展古城文化節、槐花節、油菜花節、梨花節、風箏節等一系列旅游活動。 共創共享 讓人人成為參與者受益者 文明,是興城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創城過程中,興城市以志愿服務為載體,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,真正實現“創城靠民、創城為民、創城惠民”。 為營造文明交通氛圍,興城市以“倡導文明交通行為、摒棄不良交通陋習”為主題,開展交通違法整治,凈化交通環境,組織全市志愿者開展“文明交通,你我共建”活動,努力營造有序、暢通、安全、綠色、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。為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,從創城的大局出發,興城市委宣傳部制定并發放《興城市市民文明手冊》5萬余冊。 目前,興城市共有注冊志愿者45570人,建立了由1個總隊、24個大隊、275個小隊,以及10支特色支隊組成的文明實踐隊伍網絡。疫情期間,志愿者成為興城市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,他們有的奔波在社區、執勤卡點等一線崗位,有的搬運物資、代購食物、緊急救助,還有的團隊24小時守候在電話旁,為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心理疏導服務。 哪里有心愿,哪里就有圓夢的興城人?!斑@輪椅太舒服了,太感謝你們了,都不知道你們是誰,就讓我叫你們一聲好人吧?!毖虬侧l佟屯村劉鳳學老人在家中坐上志愿者們為他送來的嶄新輪椅,感動得熱淚盈眶。今年,興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萬名志愿者圓萬個“微心愿”活動,現已面向城鄉征集微心愿811 個,成功圓夢微心愿588個。 興城市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厚植“為民”底色,文明成了這座古城最溫暖的底色。城市發展,貴在為民、功在堅持、贏在平時。文明沒有止境,文明創建,興城永遠在路上。 |